你的位置:betball网页版 > 新闻动态 > 特邀剧目五大亮点,抢先揭秘,尽享精彩!_戏剧_乌镇_经典
特邀剧目五大亮点,抢先揭秘,尽享精彩!_戏剧_乌镇_经典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6:48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五部戏剧串联古希腊神话,乌镇戏剧节开启文化新篇章

在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中,德国当代戏剧大师卡琳·拜尔执导、著名剧作家罗兰·施梅芬尼编剧,与汉堡德意志剧院合作,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史诗级作品——《人类之城马拉松剧》,震撼亮相。这部以五部古希腊神话为基础的巨作,从七门之城的建立讲起,一直到安提戈涅的悲壮自尽,全长九小时的经典长剧让人目不暇接。德国独角戏女王莉娜·贝克曼,以一人之力在两小时内分饰五角,用卓越的演技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鲜明。这不仅是一次表演的极致挑战,也是一场视听盛宴,在叙事、舞台设计和观演形式上都堪称顶尖,令其横扫各大戏剧奖项。

为了实现中西戏剧文化的突破性对话,乌镇戏剧节成功承办了这部戏剧史上的“马拉松五联剧”,成就了不可能的跨国文化交流。三年来,乌镇戏剧节组委会频繁邀请,技术团队六次远赴德国,终于迎来这部剧作在乌镇的首演。汉堡德意志剧院派遣了72位专业人员,90余名演员及400余件道具,跨越10213公里来到乌镇。整整一周内,该剧两轮连演,挑战观众的极限耐力。它的上演不仅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再现,也在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展开剩余79%

世界戏剧大师齐聚乌镇,顶尖剧团演绎时代经典

在本届戏剧节的舞台上,不乏世界级的大师和剧团。加拿大戏剧巨匠罗伯特·勒帕吉与机器神剧团带来了全新升级版的经典之作《科克托和戴维斯》,时隔34年,他们的舞美与表现形式焕然一新;日本戏剧国宝铃木忠志携铃木利贺剧团共同呈现了改编自《大鼻子情圣》的长盛经典;挪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·福瑟与导演卡里·霍尔坦合作的《暗影》,以孩子稚嫩的声音与面庞,发问“存在”的哲学本质。

此外,法国当代戏剧代表人物亚瑟·诺泽希尔携布列塔尼国家剧院演绎的诗剧《兄弟》,法国国民男星帕斯卡尔·格雷戈里也亲自加盟;中国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则带来了改编自法国作家让·科克托的经典之作《埃菲尔铁塔上的新郎新娘》,此次首演于乌镇;赖声川的全新升级版《镜花水月》则通过女性成长与东方哲学的结合,重新演绎了女版“基督山伯爵”的故事。

青年力量重塑经典,名著焕发新生

在当代年轻导演的视角下,经典名著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。独角戏女王黄湘丽首次以导演身份改编别役实的作品《厕所在这里》,通过荒诞的言辞深刻探索人性的边界;独立导演佘慕杰将契诃夫的《带小狗的女人》现代化演绎,揭示主角们在华丽外表下的疲惫困境,发出了“在现代社会,如何自处?”的哲学拷问。

此外,青年导演韩叙和王颖改编的《椭圆形的椅子》,呈现了虚无的孤岛对话;林溪儿则依托莎士比亚的经典,在《杂物间里的麦克白》中将视角聚焦于“40 ”的中年女性群体;柏林恩斯特·布施戏剧艺术大学的教授亚历山大·西蒙携改编自海因里希·冯·克莱斯特的《狂潮——彭忒西勒亚》现身乌镇,探索古希腊英雄与亚马逊女王的爱情悲剧。

青年跨界试验,开创戏剧新纪元

在本届乌镇戏剧节上,前卫导演们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边界,提出了对社会议题的深刻反思。澳大利亚导演塔玛拉·瑟尔与英格丽德·福伦特的《多重坏事》,通过对神经多样性心理的讨论,挑战了当代社会对身份认同的固有偏见;爱尔兰导演凯特·鲍尔的《三文鱼情人》则以音乐为媒介,揭示了年轻人对未来的恐惧与迷茫。

意大利导演安娜·盖苏阿尔迪与乔瓦尼·特罗诺则利用全息投影,打造出一场沉浸式生态剧场《一对一》,带领观众思考“图像权力”的哲学命题;来自德国恩斯特布施戏剧艺术大学的六位学生联袂出演《那又怎样?!——一场相遇》,将关于现代个体如何寻求自我与意义的探索带入乌镇。

舞蹈与身体,谱写无声诗篇

舞蹈与身体成为了言语无法表达的力量,通过肢体的律动唤起了内心最深处的共鸣。李凝导演的《克隆须眉》,以肢体舞蹈呈现克隆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反思;司徒嘉怡的《看不见的城市》,通过复古科幻的舞蹈剧场风格,带领观众反思生命的过去与未来。

马来西亚导演李劲松的《40而非》融合了武术、舞蹈与音乐,传达了岁月不曾消逝的梦想;独立舞蹈编导文小超则在《瞧!这个人》中发起对青年群体的深刻思考;而郭劲红导演的肢体剧《狐说》,则以东亚民间传说为背景,唤起了关于动物性与生命力的独特表现。

总结

这一届乌镇戏剧节,通过五部剧作的联袂呈现,不仅是一次国际戏剧的盛会,更是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流的巅峰之作。无论是经典名著的重新解构,还是青年导演的创意碰撞,亦或是肢体舞蹈的无声诗篇,这些作品都在不断拓展戏剧艺术的边界,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戏剧新纪元。

发布于:山东省

相关资讯